应该用什么样的语言描述一款车?

分享

今天,如果你去各大汽车网站试图通过参数配置表找出一部特斯拉与一部奔驰有什么显著区别的话,你可能是徒劳的。因为从配置表上看,特斯拉与奔驰真的没什么本质区别。但事实上,当你真正开过这两款车的话,你会意识到他们完全不是来自同一个宇宙的产品!


上述现象至少告诉我们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今天,至少是汽车媒体在描述一款车的语言上已经落伍了。接下来真正的问题来了,我们究竟应该用什么样的语言描述一款车呢?


每一个自认为专业的行业领域,都有这个领域专业的语言。使用这种语言不仅仅是为了显示自己的专业性,更重要的是为了描述问题简单而准确。汽车也是一样,在过去20年的时间里,我们最推崇的专业语言就是产品特征体系(或者说是产品特征目录,Characteristics),并且建议把它作为OEM跨职能团队之间最核心的工作语言。但这个认知是建立在汽车产品足够稳定的基础之上的,或者说整个行业仍在有序渐变,没有遭遇行业深度变革的基础之上的。因为只有这个前提存在,汽车为消费者提供的功能才是足够稳定的,描述这些功能以及功能背后性能和体验的语言体系才是稳定的。可如今这个前提不存在了,现有的,大家习以为常的描述语言自然也就失效了,这也就是为什么前面我们说的,当大家查看配置表的时候,你看不出特斯拉有何特别之处。


那么描述一款车真正合适的语言究竟是什么?


正如我此前多篇文章所说,每部车都是一组功能、性能和体验的组合。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汽车产品的核心功能与内涵相对稳定,所以对汽车的描述可以简化到围绕性能和体验的描述,功能只需要一组相对标准化的配置表就可以表达了。而随着最近几年汽车行业新四化运动的不断加深,汽车本身的内涵和外延发生了很大变化,产品之间的最大差异已经逐渐由近似标准化的配置差异转化为功能组合的差异以及各种功能解决路径和适用场景的差异。这意味着我们必须返回问题的源头,首先从产品需要面对的用户,以及这些用户主要的使用场景出发,分析用户期待这款车解决的主要任务有哪些。然后是描述每部车在解决这些用户任务时,提供的功能组合是什么,以及这些功能组合的性能和体验如何。


举一个例子,假如我们探讨的用户任务是开启后备箱拿取行李物品。针对这样一个任务,车辆可能同时存在多种解决问题的功能通道(功能组合)。比如用户可以通过遥控钥匙或者手机遥控开启后备箱,也可以通过后备箱上的按钮或者一脚踢的感应开启,又或者通过车内的某个按钮完成这一操作。当然不同车辆提供的功能组合本身是不同的,有的车多一些,有的车少一些,有的车在进行这种操作时给的逻辑前提复杂一些。比如有些车只有在切入P档的时候才能打开后备箱,但很多车并没有这一设定。有些车在后备箱那里或者车内也没有开启后备箱的按钮。


接下来的问题是,上述这么多功能组合同时存在或者部分同时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实际上这与车辆的具体使用场景有关。比如在出发前,驾驶员通常是从外部较远处向车辆走进,这个时候提供一脚踢后备箱开启的意义是解放驾驶员的双手(假设用户双手都拿着很多东西的时候,这个操作就会更简便)。除此之外其实使用车外按钮或者遥控钥匙并没有太大区别,因此很多车为了降低成本就把车外按钮取消掉了。但问题来了,假设这个场景是在行车途中其中一个乘员下车,开启后备箱拿行李离开,比如机场送机这样的场景。如果后面没有开启按钮,车内也没有这个按键,驾驶员就必须一起下车。这个场景在快车、专车上面是经常发生的,而现在很多用在这种场合的产品恰恰犯了上述错误,导致实际使用非常不便。


再进一步,我们还可以探讨后备箱的开关过程。很多后备箱都提供了电动开启,但很少有提供电动关闭功能的,为什么?很大原因是担心关闭过程存在夹伤用户的风险,但并不意味着这个场景或者需求是不存在的。事实上很多时候驾驶员在主驾位置时,确实有遥控关闭后备箱的需求。为了消除风险,如果我们在后面加一个摄像头,监控后面时候有人,同时让后备箱防夹更为敏感,这个问题是可以很好解决的。于是这又出现了新的功能组合需求,以及这些功能的性能和体验需求。


回到我们开篇的问题,最终描述一款车最合理或者最本质的语言依然是这款车能做什么(提供的功能组合有哪些?)?解决上述任务时的能力如何(每项功能的性能如何?)?以及在完成整个任务时带给用户的体验感受如何(除了好不好用以外,这些功能组合的调教风格以及带给用户的感性体验如何?)?因此我们依然需要从功能、性能和体验三个维度建立关于汽车的描述语言。


只是在上述具体描述中,随着功能越来越脱离具体的配置存在,或者说解决同一任务,可以借助的功能组合越来越多样,因此功能绝不等于配置,我们在描述汽车时,对于功能实现路径的描述要比这个功能名称更加关键。


关注So.Car官方公众号

掌握So.Car最新观点动向

张晓亮
张晓亮SoCar CEO

从事汽车市场研究咨询工作20年,专注于产品战略研究,先后服务于一汽大众、一汽集团、北汽集团、上汽集团、广汽集团和吉利等十余个品牌,参与40余款新车的产品定义工作。

最新报告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