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可用的场景库?

分享

今天很多车企都在构建场景库,因为场景是用户体验优化的基础之一。然而一个相对尴尬的事实却是,由于大家对于什么是“场景”这件事缺乏足够的理解,导致场景库从构建方式到与后续产品定义和开发工作的对接都可能存在诸多不可控因素,最终很多在过去两年当中构建的场景库都沦为或接近沦为一种华而不实的摆设。


在上述过程中,大家普遍遇到的问题有以下几点:


1、 场景如何做规范的界定?如果没有一种规范的界定,不同的场景就无法在同一个层级进行对比,基于某一个场景持续裂变形成新的场景就会对原有的结构形成持续的破坏。而且更为悲催的是,场景本身可以是无穷多的。比如车上乘坐3个人和乘坐4个人就可以是两个不同的场景,而且即便都是乘坐3个人,这3个人的人物关系不同也会形成多个全新场景。如此裂变下去,构建场景库的基准就会消失,大家会陷入无穷无尽的穷举当中。最后不仅会产生大量冗余数据,而且与产品策划和功能开发相关的工作都会因为场景本身无法固定而难以推进。


2、 不同场景之间的权重如何设定?也可能是我们大部分人都深受理工教育背景的影响,权重思维始终在我们逻辑思考的底层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场景之间的权重首先是很难有固定“套路”的,因为竞争本身是动态的。其次这种权重也肯定不是简单的算术加权权重,而应该是更多维和非连续权重的,但设计这种权重本身就是一件非常复杂的工作。最后,随着软件在产品功能执行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原有的基于权重设置的资源分配策略也必须适应这种调整,这同样会影响到对场景本身的权重设置,本质上也会影响到场景库结构设计的根本。


3、 从场景描述到功能定义缺乏行之有效的方法论指引。可以说单纯的调研思维或者用户口头表达决定论依然是多数方法论的根基。在这方面大家更倾向于把场景库本身做的更漂亮,而不是更有可操作性。因为真正的可操作性一定是可以指导研发,准确告诉研发满足这个场景的体验目标,需要具备哪些功能,这些功能应该如何呈现,如何衔接以及性能和使用感受应是如何。把这些内容具象地定义出来,单纯的“用户语言”是远远不够的。


因此回归工作层面,既然场景库是用户体验管理和优化的基础设施,我们就必须寻找构建“可用场景库”的有效方法。


要解决上述问题,首先我们还是必须回归场景这个概念的本身,只有概念清晰了对场景库的构建和后续场景裂变、增补、合并等一系列管理动作才能有据可依。过去我们对场景的理解通常很模糊,甚至仅仅把场景定义为一种更有画面感的用车片段。由于画面具体了,里面的人物、出行目的、用户任务和体验要求也就更容易确定,同时也更容易让复杂的研发组织达成共识。显然要让这个工作更规范化和体系化,仅仅这种理解是远远不够的。


在这个问题上,SoCar对场景给出的定义是:场景是由一组条件变量共同描述的,对应明确用户意图的,由特定事件触发的状态。基于这个定义,构成一个新场景的必要条件至少包括以下3条:


1、用户意图是明确的,用户意图既包含显性的用户任务,也包含车辆正常行驶必须的控制条件。

2、由上一个场景切换至当前场景的触发条件是某一个或某类事件。

3、用户意图在两个相邻场景中是不同的。


这样的定义意味着场景的本质实际上是由车况、路况、车上乘员状态、天气、时间等一系列条件变量共同描述的一个组合。本质上这与SoCar在定义智能汽车指数当中的“感知能力”是相通的。也就是说,在实际使用中车辆对场景的识别首先是基于完备的感知能力的,也就是需要针对上述可能的条件变量具备完整的采集能力。当然这种采集能力背后对应的是由各种传感器组成的感知架构。也就是说,车辆的感知能力越完整,理论上他们能够深入挖掘的场景就越精细。尽管目前还有很多感知条件是由用户直接输入控制车辆完成的,但长期看这种由用户输入完成的操作一定是越来越少的。


当然,在这个场景之上,实际上还有一层更宏观的场景,在SoCar的体系中它是由两个维度(参与者和出行目的)共同约束的,用来解释产品定位问题的所谓“一级场景”。因为产品定位本身无非就是这个车的用户是谁,以及这些用户准备把车用在哪些场合。由于一级场景是可以固定描述维度,也就是可以结构化的。因此在这一层稳定后,我们再深入展开下一层级才能拥有更稳定的基础。


其次,由于向下不断裂变的场景最终对应的是用“用户意图”,因此场景库本质上是对各种不同条件下用户意图的穷举。而响应用户意图的是车辆的各种功能或者功能组合。在这个层面上我们就能实现从场景到解决方案的有效过渡了。这也是“可用场景库”真正的“可用之处”。


最后,单纯从场景库一个维度出发是无法把问题解决掉的,要想获得每个用户意图最佳的响应方案(功能),就必须有更完整的参考视角,包括用户所能看到的现有解决方案有哪些,这些方案的体验如何,还有哪些更优秀的解决方案,不同解决方案的执行效率、成本和后续迭代能力如何等等。这是一系列更为复杂的系统工程。但无论如何,前面的路径清晰了,后续的线索才能被有效梳理出来。后面的问题我们接下来再继续讨论。


关注So.Car官方公众号

掌握So.Car最新观点动向

张晓亮
张晓亮SoCar CEO

从事汽车市场研究咨询工作20年,专注于产品战略研究,先后服务于一汽大众、一汽集团、北汽集团、上汽集团、广汽集团和吉利等十余个品牌,参与40余款新车的产品定义工作。

最新报告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