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演化中如何做有效的加法和精准的减法?

分享

产品迭代和新产品定义必然会面临如何做加法和减法的判断问题。以前在对标为主导思路的有序迭代时期加法是主要方面,减法动作往往应用于某些已经被彻底淘汰的技术上面。即便如此,每次减法动作依然会让车企万分紧张。类似例子大家可以回顾一下前几年是如何把CD播放器从车上拿掉的。现如今到了几乎要重新定义汽车的内涵和外延的变革阶段,加法与减法的思考题就变得更加重要,同时也到了更加考验“产品经理”的洞察力的时候。


首先我们还是回到有序迭代阶段的思考模式。在这个阶段,汽车行业的演化规律几乎全都来自行业内部。产品迭代的方向基本都是参照上一代产品的技术水平、市场反馈,以及当时技术发展的主要趋势。新产品的开发目标往往会选择几个显著优于上一代产品的突破方向,同时在一些非关键指标上选择沿用。当然加法动作主要应用于需要形成突破的指标上,这些指标既可能是性能指标,也可能是一些创新功能或配置。至于突破或者领先的程度主要取决于竞争对手在这些指标或者配置上的水平。总体而言,每一轮产品迭代几乎都在针对一些重点指标做加法。长期而言,由于关键指标基本是稳定的,这种加法也就成为了一轮轮持续动作。久而久之,如果没有其他外部条件的改变,这种加法就是一个非常稳定的惯性系统。


事实上这种惯性系统不仅是由车企长期以来的对标思维决定的,也是由用户的消费心理以及各大汽车媒体、汽车销售人员以及整个链条上的各种相关力量共同决定的。因为大家都会以惯性思维的方式要求每一代新产品比上一代更加优秀。但大家直觉上能够感知和理解的,或者可以落到指标上进行直观比较的,都是这些加法动作。除非有明确的共识,否则大家很少敢于做减法。当然也有因为外力改变被迫做出的减法,比如今天即便C级车也被迫换上了2.0T甚至排量更小的发动机。但他们的尾标却个个别出心裁,生怕用户感觉到这种减法的存在。


到了变革期,一方面我们看到基于上述惯性和对标思维形成的产品定义体系已经无法持续了。这不仅仅是持续做加法成本无法控制的问题,同时也是由于加法将会导致各个系统相互干涉,最终反而影响用户体验的问题也在变得日益突出。例如一个小小的console区域,如果既要放置手机无线充(按照加法思维还要两个),又要放置水杯架,还要有精致的换挡球头,还要有空调控制屏、位置舒适并且可调的扶手箱、最常使用的实体按键、卡槽……如果这些东西都增加上去,怎么可能布置得下?又或者说即便勉强布置下了,又怎么可能每个功能都好用,并且相互之间没有干涉?于是我们看到很多奇葩的设计,比如把水杯架放在console下面那层,又或者把手机无线充放在扶手箱里面之类的。事实上这个时候最需要有人站出来明确指出类似于“为什么空调控制需要一个单独的屏幕?”这样的稍微本质一些的问题。因为只有这样,减法动作才能开启,惯性思维导致的死局才能有解。


如果我们再去进一步思考这一轮智能车变革作用到产品层面将会出现的长期改变,我们就会更加理解减法动作对于推动变革的重要意义。


首先减法出现在对于用户不必要操作动作的减少上面。比如一个车辆的启动过程,如果到了电车时代,某个产品依然保留power按键(无论实体按键还是屏幕中的虚拟按键),并且要求用户脚踩刹车踏板,在一段绚丽的迎宾动画中迎接车机系统启动的话,说明这个产品还没有真正理解电车的独特性。如果这一步还没走过去,那就很容易理解同样是这些车上面,我们极大概率会发现各种复杂的多屏互动操作、实体按键与屏幕显示组合操作、更多步骤的充电操作、更难使用的ADAS启动与控制条件设置操作等问题了。因为这些产品特征设计的思路在底层上都是相通的,一个地方搞不对,往往意味着其他地方同样搞不对。由于产品经理不懂得以使用者视角通过减少操作步骤设计达到极致体验的思考逻辑,而是一味抱守传统。


第二个层面,由于智能车的本质是通过软件在不同场景下,更灵活地调用硬件资源,实现不同的功能组合或性能体验。在这种模式下,软件是整个车的灵魂,硬件是软件发挥作用的资源。因此无论减法还是加法,我们都应从发挥最大作用或者恰当作用所需的资源或者基本能力这个角度去重新审视硬件问题。这个时候加法更多针对的是基础能力,减法更多针对的是无法支持多样性和复用性的那些结构。比如还是那最近正被舆论炙烤的特斯拉举例,model 3的内饰降成本已经降到了令人发指的水平了,为什么方向盘还是电调节的,前备箱开关也是电控的?因为只有电调才能确保可以被软件系统整合起来,在不同场景下发挥不同作用。同样沿着这种思路设想,产品最大的加法其实是在基础能力层面具有足够冗余的前提下,随着一个个场景地打通,数量用有限的硬件被软件逐步连接起来,创造出持续增加的功能组合。


最后,我们还要进一步思考更加关键的问题:都是智能化了,不同产品之间同质化了怎么办?其实在这个问题上同样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大家比谁跑的快的阶段,毕竟变革周期能跑得快本身就是一种竞争力了。在这个阶段跑得慢了基本就是死路一条。第二个阶段才是建立自己更为持久的品牌壁垒的阶段。之前我曾分享过一个从浅层体验到深层体验贯穿的模型。什么是品牌壁垒,真正有效的品牌壁垒其实就是某些关键特征在浅层体验上能够吸引用户,与此同时又能在深层体验上面让用户养成使用习惯,最终达到用了就回不去的效果。这个时候我们会发现无论加法还是减法,最终的考量都是能否形成用户深层体验的使用习惯。

关注So.Car官方公众号

掌握So.Car最新观点动向

张晓亮
张晓亮SoCar CEO

从事汽车市场研究咨询工作20年,专注于产品战略研究,先后服务于一汽大众、一汽集团、北汽集团、上汽集团、广汽集团和吉利等十余个品牌,参与40余款新车的产品定义工作。

最新报告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