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入扩张期,智能电驱车需要换一些思路

分享

使用最简单的逻辑,基于创新扩散曲线,由于2021年中国新能源市场渗透率已经达到14.8%,这一比例刚好接近创新引领者和早期尝鲜者的占比之和。这就意味着接下来新能源汽车继续增长的动力需要切换到早期主流群体了。当然也意味着汽车市场正在迈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我们不妨把它叫做智能电驱车的扩张期。尽管上述逻辑有些简单粗暴,但越是这样越容易帮助我们找到市场节奏切换的主要矛盾。


首先,目标用户的结构变了,市场对产品和服务风格的偏好也将发生转变。过去几年选择电驱车,尤其是高端智能电驱车的群体大部分属于早期尝鲜者。他们拥有更强的包容性,更强的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和欲望,同时也拥有更强的支付能力。因此在市场起步期,智能EV最大的机会在于通过更强的创新性,更有冲击力的产品概念持续刺激这些用户的嗨点。而到了市场的扩张期,一方面早期尝鲜者确实已经将选车和用车标准带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上,同时也拓展了很多全新的价值维度。但另一方面早期主流群体并没有那么强的容错能力和支付能力,他们更加看重产品的实用性、可靠性和安全性。前者刚好是智能化和电驱化的核心优势,更多属于激励因素。而后者却是传统汽车工业更加擅长的方面,基本都是保健因素。这也意味着在下一周期,智能EV需要在激励因素与保健因素上再建一个新的平衡。


第二,我们要看到市场疆域的扩张。之前绝大部分电动车还是局限在一二线及区域中心城市的。但是到了扩张期,广大中小城市及乡县地区的市场也正在全面启动。这意味着接下来的产品必须为不同层级市场的使用环境做认真的思考和匹配。而且很多在中心城市适用的创新使用场景到了中小城市未必适用。比如前些年我们通过洞察中心城市白领的生活方式,我们看到很多人中午找不到合适的午睡场所,而电动车刚好可以完美解决这一问题。于是有了睡眠舱之类的创新场景。但是到了中小城市,很多人中午干脆是回家吃饭睡觉的,这个场景就变得多此一举了。因此在扩张期,车企需要结合不同区域用户的生活方式,认真思考他们最合理的用车方式和用车场景等问题。只有把这个问题考虑清楚了,才能真正回答究竟需要什么产品形式,需要多大电池,以及需要何种性能之类的问题。


第三,智能电驱化的进程在不同类型,不同价位区间,不同尺寸的细分市场的切换速度是不同的。在扩张期,随着新能源占比逐步由15%增长至50%以上,接下来大多数细分市场都是多种技术路线并存,但占比连续变化的。这也给车企技术路线选择、销售和服务网络布局及运营提出了更大挑战。当然这个时候如果能够找到更合理的方案平衡不同技术路线、产品形式的利弊,给用户提供一个更加完善的组合服务倒不失是一个更好的选择。实际上如果合理设计,这种机会还是蛮多的。


简单地开一个头,就像过去20多年中国车市每隔5~8年就会出现一个新的市场周期一样。车企在上一个周期赢得市场的经验到了下一个周期未必适用。也正因如此,每个周期车企的座次都会出现很大变化。如今车市又在开启一个新的周期,这一轮的座次如何变化,我们拭目以待吧。

关注So.Car官方公众号

掌握So.Car最新观点动向

张晓亮
张晓亮SoCar CEO

从事汽车市场研究咨询工作20年,专注于产品战略研究,先后服务于一汽大众、一汽集团、北汽集团、上汽集团、广汽集团和吉利等十余个品牌,参与40余款新车的产品定义工作。

最新报告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