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完全动态的市场中,准确捕捉用户需求变化的节拍?

分享

之前连续预告了多次老中医要写关于汽车产品如何定义的预告,今天这个系列的文章终于要与大家见面了。应该说基于市场需求定义汽车产品一直是本坐多年来聚焦的研究方向。这些年与多个自主汽车品牌合作(因为只有自主品牌有机会从零开始定义全新车型),至少参与了40多款新车型的定义工作,其中半数已经上市。如果从数量上看,本坐大概是全球参与到新车定义项目数量最多的人了,而且这个数量还在继续增长当中。所以本坐很想把这些年基于市场角度定义产品的一些经验拿出来与大家交流一下,而不是把他封笔在一个团队当中,当作祖传秘方(当然祖传秘方确实更加符合老中医的调性),这也算是对这个行业做点贡献吧。


好了,言归正状,去年这个时候本坐曾经写过一篇题为《如何打造一款爆品汽车》的文章,当时试图梳理一下某款产品能够成为爆品的必要条件。今天看来本坐当时的思想有些幼稚了。这很正常,本坐每年都会更新掉自己大约30%的思想,用新的视角重新审视过去的工作。这也是本坐不怕所谓祖传秘方丢失的更大原因所在,只有行业内的碰撞,才有机会让这些思想更新的速度变得更快。


今天本坐想从另一个角度重新梳理所谓爆品问题的脉络,而我使用的方法类似于成功车型归纳法。也就是说,本坐把市场上不同阶段,不同价位的成功车型逐个梳理,分析他们的共同特点,然后把他转化为可以指导产品定义的设计规律。

好产品为什么能够成为好产品?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在过去的国内市场上,出现过相当多的爆品车型,比如大众的朗逸、宝来,哈弗H6、五菱宏光、宝骏730、传祺GS4等等。虽然他们分属不同的细分市场,有着完全不同的目标用户群以及差异巨大的定价,但这些产品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比起同价位的竞品,他们都更像一款更加高端的车型。


比如朗逸上市时把自己比作小辉腾,哈弗H6做得很想本田的CR-V,传祺GS4比同价位的合资品牌尺寸更大,比同尺寸的自主品牌品质更好……也就是说,所有这些成功车型他们之所以能够成功,都可以归结为一点:让用户花为数不多的钱,却可以获得更接近豪华车的产品体验。


在仍处于快速成长中的中国汽车市场而言,面子,以及获得高端车的相似体验,仍然是绝大多数汽车用户的最为显性的需求。所以只要哪家品牌能够抓住这一点,他就更有机会获得一款爆品,或者至少是卖得不错的车。

好产品的标准始终在变,这背后的驱动力是什么?


然而事实没有本坐说的那般简单,因为关于什么是好产品的标准始终在变化当中。一个是相对时间轴的变化,另一个则是相对产品级别/价格的变化。如果忽略这个变化节拍,看到哈弗H6哪里做的不错,然后直接照搬,等到你开发出一款类似车型时,市场竞争的焦点早就变化了,你也不可能获得类似的成功。


为了准确揭示这个问题,老中医决定从用户预期变化的原理角度探讨其中的规律。下图是一个普通用户从没车、不了解车到最终形成稳定的车辆需求的变化过程:

在上图中,当汽车市场处于起步阶段时(也就是2002~2008年的中国汽车市场),对于绝大多数汽车用户而言,能买一部车就是很光彩的事情了。他们对产品的要求更多集中在解决有无问题方面,因此对产品细节的要求并不高,也很难有能力要求的很高。而随着市场中可供参考的产品越来越多,用户产品的使用经验逐渐丰富,他们能够看到的车多了,对产品的要求就会逐渐提高,也越来越具体。这个产品要求的顶点其实是用户既看到了非常多的产品,也有机会体验到很多产品,同时市场仍未进入非常稳定成熟的阶段时(就像当下的中国车市),人们仍热衷于买一部让自己有面子的车。这个市场用户往往提出超越自己实际功能需求的产品要求,因为每个人心目中都有体验豪华车的欲望。而伴随着市场逐步进入成熟,绝大多数用户越来越了解到汽车不过是一个消费品而已,他们会逐步回归理性,基于自己的实际用户场景,重新梳理产品需求,这个市场产品要求会变得越来越功能导向,而不是豪华导向。这个阶段类似于当下的欧美或日本市场。


结合上图,我们把中国汽车市场过去十几年的进程进行了一个简单归类(实际上这个归类老中医在上个月的一篇文章中介绍过,这里重新回顾一遍)。整个中国车市经历了起步期、扩张期,进入了目前的换档期,未来还将进入商业模式的创新期。在上述各阶段,产品战略的指导思想是各有不同的,起步期更强调加速境外的产品引进,扩张期则强调产品对标,而到了换档期开发产品就必须为强化品牌和突出个性服务。一旦市场进入更加剧烈的模式调整阶段,主机厂的产品战略又必须为商业模式创新做好准备。

如果把这样一个市场进化的过程与用户预期联系起来,目前中国市场中的大多数用户应该已经从解决有无问题的对产品要求甚少的阶段,逐步迈向接近产品要求极其苛刻的第三阶段,但目前仍未达到产品要求的最高阶段。

什么样的数据系统能够跟踪到用户预期的变化,并准确预测?


当然上述判断必须找到数据依据,而要获得这种依据就必须准确跟踪用户预期的变化。这是传统市场调研或市场情报系统最大的短板:数据不连续、不同阶段数据缺乏可比性,以及数据不可追溯更久远的过去。因此我们需要找到一个更为先进的数据解决上述问题。


应该说这就是汽车数据工场在过去两年时间里一直在做的基础研发工作。我们通过自然语言处理(NLP)在全网评论中分析用户产品满意度的变化。由于这些评论早已存在,而且持续存在了十几年,因此我们可以直接获得连续十几年的动态变化数据,用以观测时间序列下用户满意度的演化趋势。

如果我们针对一些可以有量纲量化的指标,用客观变化指标描述产品技术水平的变化,就如上图中的蓝线。再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分析UGC(用户自产生数据),描述用户满意度的变化(如图中绿线)。如果蓝线的波动幅度与绿线不一致,两者之间增加的幅度变化就是用户预期的变化。例如图中红线所示,技术水平的提高幅度如果大于用户满意度的变化幅度,则说明用户预期在过去这段时间里提升了这么多。

如果我们通过上述方式实现了对各种可检测指标的跟踪,我们就可以构建一个全新的用户需求追踪系统,最终实现对用户预期的跟踪、测量和预测。

初步结论:不同阶段,不同级别,好产品的变化节拍如何?


回到文中开头那个主题,要想产品成为爆品,就需要把一部很便宜的车作出30万的感觉。但问题是,不同阶段,不同级别的产品,如何更像30万的豪华车感觉,其实这种标准一直是变化的。

上图本坐回顾了这种变化的演化过程。例如8万以下的产品,最多也就是看上去像一部好车而已。若是放在2008年以前,基本上这种“像”是依靠抄袭高端车的造型实现的。而到了最近五六年,单纯地抄袭造型已经不够了,必须提高视觉品质。比如双环SCEO这种超宝马X5造型却没有借鉴任何品质的车早就消失了,剩下的是众泰这种外观视觉品质还不错的赝品。而市场进入换档期以后,用户要求在视觉品质上必须增加足够的功能设计以及丰富的配置,由于受成本所限,这种配置基本来自于低成本的替代方案。


如果是一部8~15万的产品,在2008年以前,更多品牌是依靠把产品做大实现的,比如早期的东方之子,产品品质上与奇瑞的A级车没什么差别,只是尺寸大了很多。几年之后大家就发现这招不灵了,于是开始注重全面的视觉、触觉品质管理,并增加比较完善的产品功能。当市场进入换档期以后,这个级别的产品更加注重材料的本身的质感,同样受成本所限,厂家就必须找到可靠的低成本解决方案。这是对各厂家研发部门最大的挑战。最近两年,我们在吉利和荣威的产品上看到了很多突破,这些突破分别帮助博瑞、博越、RX5等车型逐步走向成功。

其他的在图中,本坐就不一一罗嗦了。这里本坐要说的是,产品开发人员要想产品达到用户需求与成本的最佳平衡,就必须踏准竞争节奏,而踏准节奏的前提则是前面说的那些准确的预测以及持续的跟踪。

关注So.Car官方公众号

掌握So.Car最新观点动向

张晓亮
张晓亮SoCar CEO

从事汽车市场研究咨询工作20年,专注于产品战略研究,先后服务于一汽大众、一汽集团、北汽集团、上汽集团、广汽集团和吉利等十余个品牌,参与40余款新车的产品定义工作。

最新报告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