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什么样的姿势进入新能源市场?

分享

在今天的中国汽车市场上,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命题。一波又一波的造车势力先后涌入,不管你是搞电池的、做零部件的、搞网站的、做手机的、给手机做代工的、造空调的、搞房地产的,甚至是酿白酒的……最终全都杀到了汽车市场。据有逻辑的逻辑介绍,这是因为移动互联网和汽车网联化走到了一个交汇口,所以交汇口对应出来了一个风口。据政策层面分析,为了让新能源市场更有活力,政府放了十几条鲶鱼进来,就是发了很多牌照。结果十几条鲶鱼又带来了更多大小鱼类。最终这几年市场上貌似出现了70多家造车新势力(哦,好像还不止这么多)……


但大家最终的入口选择都差不多,都是从新能源市场入手,而搞不起动力总成之类的传统汽车研发了。这意味着,新能源市场这两年肯定不缺话题,也不缺产品发布会了。另一方面也意味着,传统车企要想进入新能源市场,突然会发现,竞争对手比传统车市场还多一倍,甚至更多,但市场规模只有传统车的3%。


最终,真正的问题来了,大家究竟要以什么样的姿势杀入新能源市场呢?一切该从哪里开始,又要走向何处?这个问题是需要思考一下的时候了,否则过不了两年,对于中国大多数上市公司而言,造车,还是不造车,就会成为一个共同的问题了……

什么样的姿势取决于你手里有什么,以及你想要做成什么。


关于手里有什么这个话题,我们已经看到如今市场上各种千奇百怪的答案。比如搞互联网的人,他们相信PPT的力量,其实就是造概念、讲故事。资本也更加青睐他们的估值模型:依靠想象空间构建估值。比如一个流行的说法,特斯拉和通用的估值几乎一样,但特斯拉的销量只有通用汽车的5%。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其实有两个,首先通用在全球的想象空间确实有限,上个世纪依靠大举并购以及后续底特律的持续衰退造成的消化不良一直存在。但更加重要的原因其实是特斯拉总能以技术格调高人一等的姿态向外传递新的故事。所以通用的估值模型其实是企业实际利润,特斯拉的估值模型其实是能讲多少故事。而讲故事的关键就是你一定要搞出技惊四座的产品来。但问题来了,产品要技惊四座,成本就很容易成问题,所以这种事对于传统OEM而言就难搞了,因为他们开发一款车都有非常严苛的成本约束。但造车新势力们通常会把这部分放宽,毕竟现在量小嘛,一辆亏5万、10万的,一年卖几千台也亏不到哪里去……如果再加个终身质保之类的,那就更完美了,反正我要照顾的也就是开始这一小撮吃螃蟹的。


今天的分歧在于,对于互联网造车这些人的估值模式,传统OEM们是最嗤之以鼻的,但他们却赢得了资本的支持,所以在故事真正兑现之前,他们可以搞得风生水起。这算是一种优雅的姿势吧。


相比之下第二种姿势就不太优雅了,其实就是准备靠资质套利的。毕竟工信部和发改委给的资质还是名额有限,必须从速申请的。在我们这个万事强调行政审批的地方,搞到资质本身就意味着一笔估值。但问题是,如果为了资质,也必须抢在政策限期内达到要求,这些车企很容易忘了我的产品究竟是啥!最终资质有了,而且模具也有了,但产品还是一塌糊涂。于是,后面的问题又来了,因为一下子放出来了十几个资质,再加上传统汽车市场竞争溃败下来的那些资质,很快资质就不是什么稀缺资源了……如果这样搞下去,这个姿势肯定不会好看。


第三种姿势,其实是那些准备应用独特资源出来讲故事的。比如搞园区的,再比如搞网约车平台的,一旦他们拥有了造车能力或者和造车公司联姻,嘿嘿,这个故事肯定有的搞。所以拿这个故事也能搞来不少估值了,虽然这个目标指向的貌似还是估值(在我写完这篇文章以后,我得让公司的NLP团队分析一下本文最热的词汇是啥,应该非估值莫属了)。


第四种姿势,这个要赞赏一下,虽然此前几乎没有赞赏过BYD,但他们确实更懂得专注和坚持。其实特斯拉也是,他的估值和后面那些跑出来造车的特斯拉车主们还是有区别的,他的估值是市场加给他的,而不全是自己主动策划出来的。毕竟他们从一开始只是两个技术控(可以联想到的画像就是码农,不怎么洗头,背黑色威格那类哥们儿),Musk算是后来加入的,而且这哥们和乔帮主不同,他口才不好,虽然同样敢想敢为。特斯拉和比亚迪时至今日都已经在电动车上折腾十几年了,这种坚持必须要鼓励一下的。


其实,还有第五种姿势,就更加别扭了,那就是政策似乎不准备让大家好好卖燃油车了,必须给我搞新能源!于是又出现一大波传统OEM被迫进来的。这个时候他们的心态是最矛盾的:造电动车,真的不赚钱,但不造电动车,以后燃油车真的有可能不让卖,或者至少不让你好好卖了。还有一个问题,传统车企目前的产品组合已经够复杂了,维护这么一个产品组合已经很头大了,再搞一组新能源车,人不够,钱更加不够啊……问题是怎么办?这种姿势只能说是最别扭的。


写了这么多,越来越发现这一次自己的嘴有些阴损狠毒了。其实问题在哪?发力过猛的政策,人为放大了一个风口,弄得大家都不自在了,所以我看看到的一方面是车企原本的战略节奏被打乱,另一方面是造车新势力成了车企人力资源的搬运工,把一个个团队搬来搬去的,最终来自天南海北的人为了同一个造车梦想走到了一起,却发现各自的工作语言都不一样,更别说在两三年之内搞出一款具有竞争力的产品了。


总之,进入新能源汽车市场也许有很多种姿势,但最为重要的,也是当前大家最缺乏的,其实还是我要拿出一款什么样的技惊四座的产品?不把这个问题想好了,还是再想一想吧。



关注So.Car官方公众号

掌握So.Car最新观点动向

张晓亮
张晓亮SoCar CEO

从事汽车市场研究咨询工作20年,专注于产品战略研究,先后服务于一汽大众、一汽集团、北汽集团、上汽集团、广汽集团和吉利等十余个品牌,参与40余款新车的产品定义工作。

最新报告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