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在盯着一两个车型?你需要放眼整条产品线!

分享

从博瑞开始,吉利汽车突然在网络上火爆了起来。尤其是3月份上市发布的博越,更是创造了近几年来国内新上市车型的关注人气之最。无论你是羡慕,嫉妒,还是恨,毫无疑问,今天的吉利已经不再是当年那个优利欧、美日了。

没错,上图就是当年的优利欧,车身结构和夏利九成相似,这一点年龄超过25岁的人基本都能看得出。前脸据说借鉴了奔驰S的元素,但这个由于工艺问题,确实很难被发现了。而下面这张图则是博瑞G20的行政版,没错,吉利在过去15年发生了这种变化。
收一下话题,小编不是来写软文的,多年以来小编在汽车产品战略领域一直走的是思想路线。所以今天小编更想和大家探讨的是吉利最近这轮大爆发更深层次的原因是什么?但愿小编能说出一些大家不知道的东西,也算没有浪费各位看官的时间。当然这里还要补充一句:成功的经验是不可直接复制的,只有失败的教训才是百试不爽的。所以即便今天这篇文章说了哪些有道理的话,并不代表你可以照猫画虎。

为什么是从博瑞开始的?


应该说吉利的进步并非始于博瑞,但吉利扛起自主大旗却是从博瑞开始的。为了准确说明这一问题,我们可以看下面这张图:图表1:自主品牌在轿车市场理念的品牌定价边界变化
上图是汽车数据工场独有的一种分析不同价位下自主品牌购买倾向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在轿车市场,从2013年开始,到2015年,自主品牌的定价边界不断萎缩,但2014、2015年这两年也先后在中高端市场打开过几个缺口。最早达到这一目标的是奔腾B70和广汽GA6这两款车,应该说新B70是2010年以来唯一的12万以上,月均销量过2000的产品。但2015年博瑞的上市彻底打破这一格局,根据汽车数据工场单一车型景气指数的跟踪,博瑞在2015年4月的关注度上升至峰值后,很快转化为销量增长,并且长期稳定在4000辆以上的月销水平。应当说这是自主轿车15年来取得的最佳战绩,除了汽车市场启动初期曾经昙花一现的华晨中华以外,自主品牌从未在14~18万这个市场有过任何令人欣慰的表现。图表2:博瑞车型景气指数和历月销量
然而最为关键的并非博瑞,而是博瑞之后,吉利所有新车都显露出了爆品气质,尤其是博越,直接登顶今年最受关注车型榜首,尽管销量爆发到何种程度仍需一段时间检验,但从人气上看,博越达到月销两万的水平并无太大悬念。

图表3:博越车型景气指数和历月销量

更确切的说,博瑞之后,吉利每一款推出的新车型,潜在用户似乎都翻倍了。没错,这就是博瑞带来的品牌的力量:尽管溢价能力没有立即提升,但用户认知度、关注度和好感度都被显著抬升。

明星车型很关键,但只有明星车型仍无法掌控全局


客观而言,吉利步入快车道是从帝豪开始的,当年的EC-7和EC-8两款车把吉利拉入了主流市场,并且一举改变了吉利没有明星车型的囧境。明星车型对于一家汽车品牌的作用绝非提升销量那么简单。当然对于身处困境中的品牌而言,解决销量问题就等于解决最基本的生存问题了。克莱斯勒当年就是靠着一款款明星车型打了很多次翻身仗,虽然他们至今仍在谋求如何打好翻身仗。

对于国内创立时间都不长久的这些自主品牌而言,如果能够打造出一个爆款的明星车型,无论对于稳定内部士气、团结经销商、供应商,还是提升品牌影响力都是至关重要的。但是单靠一款明星车型,你仍然无法掌控局面,因为在历史上,成功打造出明星车型,之后又很快沦陷的案例比比皆是。比如当年的中华骏捷,如今谁还记得这个车?

别总盯着一两个产品,而要放眼整条产品线


大多数时候,研究产品战略问题,大家已经习惯于一个车型一个车型的独立研究。产品线如何布局的问题似乎都交给了规划部门独立思考。其他部门一旦遇到车型与车型接壤/干涉的问题,最多也就是两两车型单独思考,增加一个略微宽广的边界而已。然而站在塑造品牌的角度,策划者的思考就必须着眼于整条产品线。因为这条产品线上所有车型都服务于伞品牌共有的核心价值,只不过每个车型都有各自的分工和使命差异而已。既然考虑到使命差异,我们就不能要求每个车型都是单纯的市场需求导向,尤其对于期待自身溢价能力不断增长的自主品牌而言,在整条产品线上,至少要有一个负责树立品牌高度的车型,他可以不盈利,但必须凝聚足够的技术水准。从吉利的案例上看,博瑞显然就是这样一个车型,无法指望他能够单车盈利,但必须把他做的最够好,因为整个吉利品牌需要有这个来确立技术高度。然而有趣的是,博瑞不仅卖得不错,而且还做到单车盈利了,这在以前简直有点天方夜谭的感觉。其实没什么奇怪的,因为博瑞做的确实足够好,全车设计几乎没有死角(我是读了几十篇汽车网站专业编辑的评测报告后这样说的,因为他们基本没挑出什么毛病来)。这在自主品牌的轿车阵营里还是第一次。换句话说,博瑞并非按照用户需求打造,而是按照超越用户需求而打造的。
上面是我在2010年的时候画的一张图,当时我把产品线内部各车型的使命划分为进攻、主销和防御三种。今天看来这种划分依然有效,只是进攻车型若想达到预设效果就必须更加激进。当然上面说的这些还仅仅是一个布局问题,从吉利的案例上看,除了布局,更为重要的是产品推出的次序问题。试问如果把博瑞、博越换个次序推出,大家想想会是什么效果?至少博越很难有当下的人气。如果换成帝豪GS,也许市场的评价就会变成:小众车型而已,很难搞起什么声势。幸运的是,吉利让博瑞打了头阵,而且后面连续推出了多款使用相似设计语言的产品,一下子盘活了整条产品线。在这方面汽车数据工场有一个品牌潜在价值的跟踪数据,他集中反映了某品牌潜在营业额的变化,大家不妨看一下吉利与长安两家自主品牌的对比结果:
应当说长安也是近年来增长最快的自主品牌之一,从2013年到2016年,长安的实际收割价值增长明显,但长安的潜在收割价值增幅却远远小于吉利。这也预示着,未来吉利的增长速度可能远远大于长安。

看完此文,哪些行动可以立即着手?


读完此文,对于抱有上冲希望的自主品牌而言,首先要做的是回去和你的账房管家谈谈,让他放弃每个产品都需盈利的幼稚幻想。如果按照传统套路继续这么玩下去,所有这些新加入的品牌几乎没有任何希望,因为汽车市场本来就不需要复制别人路线的新品牌了。总结吉利的成功经验,虽然原样复制几乎对你没有任何帮助,但至少以下3点还是值得借鉴的:


1、  若要提升溢价能力,至少要做一个厚道到几乎没法赚钱的产品。也许你越是不想让他挣钱,未来这款车给你带来的惊喜就会越大。

2、  注重产品推出的次序和节奏。要让你的旗舰车型先行,然后才是后面那些能够借助旗舰车型的设计语言、技术基因不断强化品牌核心价值的主销车型。

3、  旗舰车型在设计和研发上必须为整个品牌考虑,需要充分体现未来的品牌基因和技术基因,只有这样旗舰车型的研发投入和过设计才不会白白浪费,而是被其他主销车型逐次摊销。

关注So.Car官方公众号

掌握So.Car最新观点动向

张晓亮
张晓亮SoCar CEO

从事汽车市场研究咨询工作20年,专注于产品战略研究,先后服务于一汽大众、一汽集团、北汽集团、上汽集团、广汽集团和吉利等十余个品牌,参与40余款新车的产品定义工作。

最新报告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