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国内市场的内卷正在突破螺旋坍缩的轨道,进入一轮加速坍缩过程。相信很多人都感受到了这种生存空间快速挤压形成的巨大压力:车辆定价的底线不断被突破,导致成本和质量的平衡也出现问题。由于车辆价格连续超预期下调,用户也产生了观望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各家若要达成销量目标,甚至仅仅是保持住上一年度的市场规模,都必须付出比之前高出很多的努力。于是整个汽车行业几乎都在玩命加班当中,收益却越来越低……
汽车行业仅仅是大环境的一个缩影,当然我没有能力评价其他行业,讨论汽车一个行业的问题或许还能安全一些。类似的,最近有一个段子,也算是一种灵魂拷问吧,那就是我们这一代是如何做到让所有年龄段的人都如此疲惫和焦虑的?一周之前的蓝皮书论坛上,贾可博士提出了汽车行业内卷的六种乱象,每一种都在威胁中国汽车产业来之不易的局部超越。就如吴伯凡对内卷的定义那样:内卷是一种互害式低水平过度竞争。我们今天出现的内卷与特斯拉通过第一性原理,推动颠覆式创新所带来的合理降本不同,我们正在通过舍弃质量和诚信底线而带来的低价,试图通过某种狐假虎威的力量摧毁竞争对手。这种互害式低水平过度竞争的结果将会把整个汽车市场拖入一个快速坍缩的黑洞当中,最终导致整个行业的消失。
与汽车行业类似,指甲刀这种小东西就是一个很好的案例。我已经十几年没有用过国产指甲刀了,因为此前我曾经历过多次新买的指甲刀第一次使用就崩断的事情。记得当时那几把指甲刀平均价格5~10元,算是足够便宜了。但考虑到这些东西连十根手指都没法修剪一轮,即便它定价只有五毛,也足够昂贵了。或者说,生产工业垃圾才是最昂贵和奢侈的事情。表面上看,为了增强竞争能力,疯狂压低价格,可以在短期内争取到更大的市场份额,但随着竞争对手采取同样的,但更加激进的降价措施,这种策略的效果就会消失。大家不得不进入新一轮的价格战,直到定价完全无法涵盖基础成本,产品质量不得不做出牺牲,消费者由得益变成受损,整个行业由此进入死亡漩涡……这个过程就像黑洞的形成,首先是外力的强力挤压,突破电子简并压力,让电子坍缩进入原子核内形成中子星。这个时候,如果天体质量大于某个临界值,还会继续受自身引力的作用进一步坍缩形成黑洞。如果内卷自身的力量足够大(市场里每个玩家都在为“有口饭吃”放弃一切),市场也会像巨大天体一样一直坍缩下去,最终形成黑洞,吞噬所有。
如今我们的汽车市场已经接近内卷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前几年的竞争大家还可以聚焦在追求创新体验方面,这是良性的,对整个汽车产业长期健康发展有利的竞争。所以我们看到几家头部新势力车企,虽然他们的产品很贵(相比自主品牌而言,确实定价区间高了很多),但确实在产品功能创新和体验优化方面取得了非常明显的突破。在这种趋势下,学习能力和应变能力更强的头部自主车企也快速跟上,推出了多款在智能化方面具有竞争力,同时受众也更广的新车型。在行业变革的压力面前,大家积极转型,并且抓住机会在产品体验方面快速优化,这种不叫内卷,而是进化。进化的结果就是中国汽车工业在智能化和电驱化方面开始领先全球半个身位。如果没有地缘政治的冲突,我们原本可以在全球市场获得更大的主导权。
但是这种良好的势头并没有延续,部分玩家开始将注意力放在“互害”,而非产品创新之上。短期内这种策略往往可以获得超额收益。比如通过过度传播,误导用户,在短期内确实可以吸引到一部分“不明真相”的用户。比如在发动机热效率没有真正突破之前,张口就说油耗可以进入“2”时代。再比如把“自燃”两个字从字典里扣除,或者每个维度都能遥遥领先,哪怕四个车轮掉了两个也能继续“新征程”……这些听起来都让人炸裂的卖点确实很有冲击力,也能把自己的品牌从一个被部分用户认同的位置,快速提升到图腾的高度。但是我们要知道,古代人崇拜的图腾百分之百都是“禽兽”。当用户买到这些过度传播的产品,终究会有露馅的一天,禽兽的真面目也就在这种落差之下一目了然了。不过,勤恳努力的友商等不到用户觉醒的那一天,他们早已被卷入这种没有底线的漩涡当中了。
市场发展到今天这个局面,我们应该有更加清醒和清晰的对长期价值的坚守,让极少数内卷的玩家自嗨,这样坍缩只会在这几个玩家的局部出现。我们必须明白,汽车是一个长期耐用消费品,产品的长期、深度体验才是根本。内卷是损毁价值,进化才是创造价值。
关注So.Car官方公众号
掌握So.Car最新观点动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