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有什么配置不再重要,车辆在哪些场景下,能提供哪些功能,解决用户的多少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综合感受(体验)才是关键。
新年伊始,展望一下
如果能为用户创造价值,这个配置也就不算过剩,反而可以为挖深护城河起到关键作用了。
用户愿意买单的真正创新突破
把能力转化为用户价值,继承创新场景和创新体验,再建一个更为高级的平衡
真正带给用户最直观感受的突破,恰恰来自于电池在非动力系统的广泛应用
如果要想刺激当前车市,重启消费,或者最快速度激发增量需求,不从置换角度思考问题效果是难以显现的。
危中寻机
市场的寒冬会是优秀公司和优秀产品最大的奖励,大家加油吧!
首先,我们必须清楚,造车一定要做长期主义者,没有长期战略和足够定力在这个行业里注定是持久不了的。
这意味着在下一周期,智能EV需要在激励因素与保健因素上再建一个新的平衡。
电动车若要卖得好,在中国市场只有做的和油车存在尽可能大的区别(当然得是有价值的区别),而电动车要在欧洲卖得好,则是尽可能延续油车的主要特征。
一起向未来
车企规模持续增长的过程也可以理解为产品组合沿着合理逻辑有序扩大的过程,以及每部车的使命和定位在动态发展中逐步明确的过程。
要真正实现产品能力的可积累,车企就必须建立一套可积累的架构,无论是组织模式、产品的底层结构还是数据管理方式,都必须围绕可积累这个主题进行重构。